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与计划 > 文章详情

体育部2018年工作计划

浏览次数:3489 所属栏目:工作与计划 发布时间:2018/03/03

2018年体育部工作重心紧紧围绕我院决胜卓越,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以教学为中心,体育竞赛为抓手,课外体育为亮点,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工程,提升师生员工的体质,打造我院办学成果的体育特色名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工作思路:重视体育教学,备好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强化课外体育锻炼,狠抓运动竞技项目,提高课外训练竞赛水平,全力以赴争创各类运动竞赛最佳成绩,为学院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主要工作措施

1、进一步加强支部的组织和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责任感、使命感,带动全体教职工投身到“双一流”建设。

2、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1)完善体育课程。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完善大学体育课程标准,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在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学自身情况,开展运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大力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积极推进田径、体操等基础项目,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优势项目。进一步挖掘整理医疗体育,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2)提高教学水平。体育教学要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注重运动技能学习,科学安排运动负荷,重视实践练习。研究制定运动项目教学指南,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逐步形成以定向运动为“一校一品”教学模式,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关注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质水平差异,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创新体育教学资源,不断增强教学吸引力。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提高学校体育科学化水平。认真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体育课教案评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并选拔优秀选手代表学院参加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和院级教案评比活动。

3积极开展教学自查工作,查摆问题,对长期存在教学管理问题进行梳理,限期整改。制定相关制度,防微杜渐,遏制因管理不严而出现的教学问题。做到在教学管理、督导巡查、检查中零误差,零投诉。认真学习和贯彻学院关于教学工作的文件精神,配合学院教学处、教学督导开展学院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力争在教学管理、档案评比中更上一层楼。加强教研室建设,积极开展教研室活动,让听评课、教研活动常态化并形成记录,让教师们“习以为常”。

4加强教学管理,督促教师严格遵守教师教学行为规范,自尊自律,务必“五做到”:一是做到着装标准、精神健硕;二是做到上课前提前10分钟到达;三是做到教案记录本、口哨、秒表带齐;四是做到教学充实有效,不放羊;五是做到不提前下课,不看、接、玩手机。以身作则,严于律已,教书育人。

5强化课外锻炼。健全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将学生在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完善第二课堂学习加强二级学院体育工作指导,共同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和“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六)加强与工会合作,协助院工会组织校内职工各种运动竞赛,促进教职工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确保教职员工身心健康。
    三、注重教体结合,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
  1、积极开展课余训练。组建具有优势的运动队,搭配好各项目指导教师,挖掘具备一定运动技能的学生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运动训练规律,科学安排训练计划,妥善处理好文化课学习和训练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打好专项运动能力基础,不断提高课余运动训练水平。力争2018年国赛省赛创造更大辉煌具体步骤:

1)3月,配合学院招生就业处的统一部署,通过挖掘、整合资源,积极准备第二轮体育特长生招生宣传。对第一轮招生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制定第二轮宣传的计划和方案。

2)3月,充分挖掘2016、2017级的学生,从中选拔思想素质过硬,身体素质出众,愿意为学院争荣誉的优秀学生,组建我院第十一届大学生各个项目运动队。

3)3月,挖掘资源,整合体育部队伍,从讲奉献、不怕苦、不诉苦、肯钻研的教师中进行助理教练员选拔,组建高水平教练员团队。

4)4-5月,制定我院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办法,从而实现高水平运动队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5)组织学习湖南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竞赛规程,以主教练负责制,并根据项目进行团队任务分配,撰写训练计划,训练方案。

6)为保障训练有序正常进行,3月底提交经费预算,提交学生运动员所需装备清单,以便训练前购买到位;并提交暑期集训运动员集中用餐、住宿等后勤保障计划;

7)3-7月份,各运动队组织进行训练;

8)7-8月,各运动队组织进行暑期集训;

9)9-11月份,各运动队积极备战比赛,做好赛前专项训练。

10)确保本次大运会取得团体总分前三名的目标。

2、完善竞赛体系。建设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举办好第二十届校运动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制定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与竞赛管理办法,完善和规范学生体育竞赛体制。
   四、增强基础能力,提升学校体育保障水平
  1、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增强体育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坚定长期致力于体育教育事业的理想与信心。分批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水平。根据学院的发展,引进1-2名专业教师,加强师资力量。

2、加强体育科学研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和院级教研、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要求每位教师每年发表1-2篇文章,每年申报1项课题。

3、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健全学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学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学生的伤害应急处置和救护能力。加强教师及有关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体育从业人员运动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根据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定期开展检查,有安全风险的应当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完善校方责任险,探索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
    五、加强评价监测,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1、完善考试评价办法。构建课内外相结合、各学相衔接的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突出过程管理,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体质健康、课外锻炼、参与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体育测试要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特殊情况,体现人文关怀。

2、加强体育教学质量监测。明确体育课程学业质量要求,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其实施情况作为构建学校体育评价机制的重要基础,确保测试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及时进行2018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数据采集,按时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上报数据。

 

 

                                           20182月28日